发布时间:2025-03-20 热度:
判断题
61.贯彻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实现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62.课程改革即重新编写教材。()
63.有人认为,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教师讲得少,学生活动才能多,课堂才能高效。( )
64.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显性课程、隐性课程与实践课程。()
65.新课程改革强调的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课外活动。()
66.新课改认为,教学不仅是课程传授和执行的过程,也是课程开发与创生的过程。( )
67.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
68.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 )
69.新课改强调“评价要更加注意过程而非结果”,这意味着考试应该被彻底取消。( )
70.在新课改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
61.【答案】错误。本题考查新课改的相关知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故表述错误。
62,【答案】错误。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是发展的要求,是促进学生、教师、学校提升的有效措施。课程改革内涵丰富,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管理等多方面的变革,不能片面地理解为课程改革就是重新编写教材。故表述错误。
63.【答案】错误。本题考查新课改的相关内容。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因此,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应有机结合。故表述错误。
64.【答案】错误。本题考查我国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新课改的目标之一,即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故表述错误。
65.【答案】错误。本题考查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规定的一门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目的的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而非课外活动。故表述错误。
66.【答案】正确。本题考查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观有: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故表述正确。
67.【答案】错误。本题考查新课改的教师观。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体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但并不是不再要求教师传授知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除了促进者这一角色,教师还要传道授业。故表述错误。
68.【答案】错误。本题考查新课改倡导的教师角色。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故表述错误。
69.【答案】错误。本题考查新课改的相关内容。新课改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应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这并不意味着考试要被彻底取消,而是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结合起来。故表述错误。
70.【答案】错误。本题考查新课改的理念。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评价是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②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③评价内容综合化;④评价标准分层化;⑤评价方式多样化;⑥评价主体多元化;⑦关注发展过程。题干描述不准确,课程评价不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发展。故表述错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拓展篇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篇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篇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