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20 热度:
多项选择题
50.泰勒认为,如果要对教育目标做出明智的选择,必须考虑哪些问题?( )
A.学科专家的建议B.对学生的研究
C.家长的要求D.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
51.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的取向包括( )。
A.行为性目标取向 B.生成性目标取向
C.表现性目标取向 D.个别性目标取向
52.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其主体部分包括()。
A.教科书 B.参考书
C.讲义 D.讲授提纲
53.课程计划包括( )。
A.课程设置B.学科内容
C.课时分配 D.实施建议
54.以下属于泰勒课程设计模式的有()。
A.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B.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C.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D.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55,课程内容组织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
A.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
B.处理好垂直组织和水平组织的关系
C.处理好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的关系
D.处理好直线式和螺旋式的关系
56.我国中小学课程内容具体表现为()。
A.教科书B.课程计划
C.教学目标 D.课程标准
57.关于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螺旋式结构中,同一课程内容会重复出现
B.对理论性较强、学生不容易理解掌握的内容,螺旋式结构较为合适
C.对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宜采用直线式结构
D.课程内容的最佳组织形式是保持直线式结构组织的同时,恰当地融入螺旋式课程要素
判断题
58.泰勒的目标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它强调教育的功能在于发展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自主而有能力地行动。()
59.由于行为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因此,在确定课程目标取向时,都应该选择行为目标。( )
60.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
61.教学计划做得越具体越好。()
多项选择题
50.【答案】ABD。本题考查泰勒的目标模式。泰勒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他认为,如果要对教育目标做出明智的选择,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①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学科的逻辑);②对学生的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③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社会的要求)。故正确答案为ABD。
51.【答案】ABC。本题考查课程目标取向。课程目标取向包括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性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①普遍性目标是指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的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它对各门学科都有普遍的指导价值。②行为性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具有目标明确、具体和可操作的特点。③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不像行为性目标那样重视结果,而是强调目标的适应性和生成性。④表现性目标是指在教育情境中每一位学生个性化的表现,是生成性目标的进一步发展。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故正确答案为ABC。
52.【答案】AC。本题考查教材。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故正确答案为AC。
53.【答案】AC。本题考查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培养目标、教学科目的设置(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A、C 两项正确。B、D 两项属于课程标准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AC。
54.【答案】ABCD。本题考查泰勒的目标模式。1949年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①确定目标——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这是最重要的一步)②选择经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③组织经验——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④评价结果——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故正确答案为ABCD。
55.【答案】ABCD。本题考查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课程内容的组织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由于取向的不同,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有所不同,常见的取向有学科取向、经验取向、社会问题取向和混合取向。②处理好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的关系。③处理好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关系。④处理好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ABCD。
56.【答案】ABD。本题考查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个层次。其中,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或课程方案,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故正确答案为ABD。
57.【答案】AB CD。本题考查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直线式是指把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对一些理论性相对较低、操作性较强的内容,直线式较适合。螺旋式是指在不同单元乃至阶段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对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尤其对低年级的儿童来说,螺旋式较适合。目前,直线式结构在我国学科课程的组织中依然占主流地位。但是,我们应当各取两种方式的优势,在保持直线式结构组织的同时,恰当地融入螺旋式课程要素,这是课程内容的最佳组织形式。故正确答案为ABCD。
判断题
58.【答案】错误。本题考查课程设计模式。泰勒的目标模式提供了可用于修改课程计划的反馈方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把课程评价关注的焦点转向整个课程方案,但是忽视了实际教学情况,并且降低了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处理问题的自主性。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是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强调教育的功能在于发展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自主而有能力地行动;强调过程本身的教育价值,主张教育过程给学生以足够的活动空间;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交互作用。故表述错误。
59.【答案】错误。本题考查课程目标取向的内容。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可以分为四种: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性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这四种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课程目标侧重点。教学活动是多元的,任何一种单一的方式都不能全方位地解决所有多元性的问题,因此在确定课程目标取向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选择不同的课程目标取向。故表述错误。
60.【答案】错误。本题考查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故表述错误。
61.【答案】错误。本题考查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又称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活动、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教学计划是一种宏观文本,并不是做得越具体越好。故表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