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10 热度:
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这个知识点历来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常考知识点,出题形式以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为主。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认真备考。常考的教育目的理论主要有五个:宗教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和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
一、知识易错点
通过比较历年各地教师招聘考试,发现学生在教育学的学习过程中对教育目的价值取向这个知识点极易产生混淆,这也对学生在做题时造成了很大困扰。通过梳理,我们对易错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1.代表人物观点混淆;
2.各理论基本观点不清楚;
3.对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理论只知道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二、知识点详解:
教育目的理论中常见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本解析在兼顾常见理论的同时,对于其他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有利于考生整体把握考点。
1.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应该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谋求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而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和个性。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孟轲
考点:个人本位论也是常考知识点,主要出题方式是给一句名人名言,问该句名人名言是持有什么教育目的论。个人本位论强调教育为了培养个人、个体、自然人的发展等关键词,凡是涉及到这几个关键词的都是个人本位论。例如说:教育在于讲个人的潜能激发,使得他最大可能性发展自己的个性。另一种考法是给出几个代表人物,让考生识别哪一个或几个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多选和单选都有可能。我们可以借助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口诀:啰嗦一路无人陪(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和裴斯泰洛奇)
2.社会本位论:主张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把满足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考点:社会本位论是常考知识点,主要出题方式是给出一句名人名言,问该句名人名言是持有什么教育目的论。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为了社会、国家、培养合格公民这三个关键词,凡是和这三个关键词有关的陈述都是社会本位论。还有注意我国历史上,教育目的长期是社会本位论。例如说:教育是为了是个人得到发展,并使得他符合社会的要求和规范,这里培养良好的公民,体现了社会本位论。另一种考法是给出几个代表人物,让考生识别哪一个或几个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经常与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混在一起去考。口诀:图涂德尔朵(柏拉图、涂尔干、孔德和赫尔巴特)
3.杜威则出教育的无目的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之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的目的”。
可见杜威的教育并非真正的无目的论,而是是蕴含在教育过程之中,用教育过程中具体的内部的目的替代传统教育中一般的抽象的外部目的。例如:因为喜欢数学才来听课不是为了获得高分。教育本身就是他的目的。
4.社会需要和人的需要辩证统一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既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又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把两者辩证的统一起来。
5.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信的宗教人士。这一理论在整个部分相对而言考察不是很多,大家只要知道有这一理论的存在即可。
近几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国家对乡村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了。乡村教师自然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有利于乡村教师发展的政策。 和城市的教师岗位相比...
1.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 ),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晚期 【答案】A 【...
1、某学生在帮助他人之后受到邻居们的赞许,于是他买了本自己喜爱的书籍作为对自己的奖励。这属于( )。 A.直接强化 B.替代性强化 C.自我强化 D.他人强化 【答案】C 【解析...
培训条件及对象 1.各级各类小学校长(含副校长)、机构校长、负责人及其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 2.培训对象应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大专或以上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