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6 热度:
单项选择题
1.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
A.态度的核心成分B.动力性成分
C.非智力成分D.内化性成分
2.小曹在学校常常被人欺负,所以他想努力考进警校,以维护社会正义。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
A.升华 B. 转移
C.否定 D.文饰
3.小军学习成绩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家里很有钱,常常购买名牌商品,以求心理上的安慰。这是( )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
A.欺骗 B.补偿
C.退行D. 转移
4.某青春期少年考试时,经常感到焦虑,出现吮吸手指、咬指甲的行为。按照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理论,这种表现属于()。
A.退行B.否认
C.投射D.反向形成
5.孩子被妈妈打后,满腔愤怒,转而踢倒身边的板凳,把对妈妈的怒气转移到身边的物体上。这属于( )防御机制。
A.退行B.移置
C.升华D.文饰
6.一些人在亲人逝世的噩耗传来时,大叫:“不!不!这不是真的!我不相信!”这类情况反映的自我防御机制是()。
A.否认 B.合理化
C.补偿 D.投射
7.咨询师经常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其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以便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以影响求助者并取得反馈。这属于()。
A.移情 B.共情
C.同情 D.反移情
8.( )又叫潜抑,是指个人将不为社会所接受的本能冲动、欲望、情感、过失、痛苦经验等不知不觉地从意识中予以排除,或抑制到潜意识中去,使之不侵犯自我或使自我逃避痛苦。
A.合理化B. 投射
C. 压抑D. 抵消
9.某生考研失利,就自我安慰说“早工作早挣钱,真上了研究生那经济上就亏大了”。这种心理反应叫()心理。
A.否认B. 投射
C. 酸葡萄 D. 甜柠檬
10.个体在追求目标失败时,以“失败乃成功之母”来维持心理平衡体现的是( )。
A.酸葡萄效应 B.首因效应
C. 甜柠檬效应D. 近因效应
11.觉得上课内容枯燥的学生可能表现出过分认真的听课态度,以此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这种防御机制属于()。
A.升华B.文饰
C.反向作用 D. 固执
12.有些残疾人通过惊人的努力成为世界著名的运动员,有些口吃者成功地变成说话流利的演说家。这种情况反映的自我防御机制是()。
A. 否认B.过度补偿
C.补偿D.反向形成
13.小明在玩耍时无意间碰撞了小朋友,赶紧说“对不起”“请原谅”等来弥补他的过失。这种心理防御形式是()。
A.合理化 B. 转移
C. 抵消 D. 逃避
14.当同学们嘲笑王老师个子矮时,王老师以一句“浓缩的就是精华”化解了当时的尴尬。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
A.升华 B,补偿
C.幽默 D.宣泄
单项选择题
1.【答案】A。本题考查社会态度的成分。社会态度的成分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其中,态度的情感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A。本题考查自我防御机制。升华是指把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转变为人们可接受的或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题干中,小曹把对欺凌者的不满转化为考进警校以维护社会正义的动力,体现的是升华。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B。本题考查自我防御机制。补偿是指个体因身心某个方面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以弥补失败造成的自卑感。补偿分为消极性补偿和积极性补偿。题干中,小军的行为是消极性补偿的表现。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A。本题考查自我防御机制。退行是指在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时退回到幼稚行为,以使自己感到舒服、安慰的一种心理防卫法。题干中,青春期少年出现吮吸手指、咬指甲的行为,说明个体由于不能适当地应对紧张的情境,其行为表现出早年人格发展不成熟阶段的某些特点,这种表现属于退行。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B。本题考查自我防御机制。移置又称转移,指在一种情境下使危险的情感或行动转移到另一个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通常是把对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身上。题干中,孩子被妈妈打后,转而去踢板凳,这种行为属于移置。故正确答案为B。
6.【答案】A。本题考查自我防御机制。否认是指对引起焦虑、痛苦的事件加以否认,假装它根本没有发生,以此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题干中,一些人面对亲人逝世的噩耗,大叫“这不是真的”,这类情况反映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否认。故正确答案为A。
7.【答案】B。本题考查自我防御机制。共情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的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共情是单方向的,强调主体经由努力提升、滋养他人情绪的能力。题干中,咨询师深入求助者的内心,其实就是使求助者感受到被接纳、被理解、被尊重,从而感受到愉快和满足,有助于双方进一步的理解和沟通。这符合共情的特点。故正确答案为B。
8.【答案】C。本题考查自我防御机制。压抑是指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观念、情感或冲动抑制到无意识中去,使之无法进入意识层面,以免造成焦虑、忧惧、愧疚等情绪压力或痛苦。故正确答案为C。
9.【答案】C。本题考查自我防御机制。“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不好的。题干中,某生考研失利,就说上研究生在经济上亏大了,这种心理反应是酸葡萄心理。故正确答案为C。
10.【答案】C。本题考查自我防御机制。“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题干中,个体以“失败乃成功之母”来维持心理平衡,体现了甜柠檬心理。故正确答案为C。
11.【答案】C。本题考查自我防御机制。反向作用又称反向形成,是指对内心的一种难以接受的观念或情感以相反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出来。题干中,学生认为上课内容枯燥,但是却表现出过分认真的听课态度,这种防御机制属于反向作用。故正确答案为C。
12.【答案】B。本题考查自我防御机制。过度补偿是指一个真正的或幻想的躯体、心理缺陷可通过代偿而得到超乎寻常的纠正。题干中,“有些残疾人通过惊人的努力成为世界著名的运动员,有些口吃者成功地变成说话流利的演说家”,这种情况反映的自我防御机制是过度补偿。故正确答案为B。
13.【答案】C。本题考查自我防御机制。抵消是指一个不能接受的行为象征性地而且反复地用相反的行为加以显示,以图解除焦虑。题干中,小明在玩耍时无意间碰撞了小朋友,赶紧说“对不起”“请原谅”等来弥补他的过失,这种心理防御形式是抵消。故正确答案为C。
14.【答案】C。本题考查心理防御机制。幽默是指以幽默的方式处理困境。题干中,当学生嘲笑王老师个子矮的时候,王老师以“浓缩的就是精华”这种打趣的方式化解了尴尬,这属于幽默。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