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2 热度:
判断题
88.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因此教学中要多进行直观教学,越直观越好。()
89.在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要求把按学科知识的概念系统进行学习的方式,转换为按“问题—解决”建构知识的系统进行学习的方式。()
90.启发性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
91.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个别差异,最终让每个学生都达到同样水平。( )
92.在知识学习初期阶段,模象直观一般比实物直观教学效果好。( )
判断题
88.【答案】错误。本题考查教学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学中通过学生直接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要注意把控直观 程度,中等的直观程度效果最好,这样既能达到直观的效果,又不会使学生失去思考想象的空间。因此,并不是越直观越好。故表述错误。
89.【答案】正确。本题考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贯彻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其贯彻要求之一是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 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它要求把按学科知识的概念系统进行学习的方式,转换为按“问题一解决”建构知识的系统进行学习的方式,而且还要见诸行动,做实验、做事情、做文章、搞艺术、搞交往、搞生产。故表述正确。
90.【答案】错误。本题考查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教学原则。这一原则是依据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提出来的。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巩固性教学原则。故表述错误。
91.【答案】错误。本题考查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这一原则是依据个别差异性提出来的。因此,因材施教原则强调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教学,而不是消除个别差异。故表述错误。
92.【答案】正确。本题考查直观性教学原则。直观教学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三种。实物直观虽然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但是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而模象直观虽然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差距、但它有利于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在认识事物的初级阶段,模象直观的效果要优于实物直观。故表述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