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1 热度:
判断题
55.乌申斯基的“复习是学习之母”体现了巩固性原则。()
56.循序渐进原则就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 )
57.教学实践和经验是教学原则的重要来源。()
58.巩固性教学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为了防止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的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59.直观性教学要求教师堂堂课不空手。( )
60.荀子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体现了直观性教学原则。( )
61.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说明在教育过程中老师的言教胜于身教。()
62.各条教学原则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它们之间没有联系。( )
63.“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这一思想强调的教学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64.教师在上课时直接出示各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等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形式被称作实物直观。()
65.直观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
66.“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是指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
67. “不称职的教师直接奉送真理,称职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学的巩固性原则。()
68.王老师在课堂上介绍“青蒿素”时,还讲到了屠呦呦躬身钻研的故事,使同学们深受鼓舞。王老师在教学中遵循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判断题
55.【答案】正确。本题考查巩固性教学原则。巩固性原则要求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技能,并使其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当需要时能准确地再现出来,加以运用。题干中,“复习是学习之母”强调学习后要复习巩固,体现了巩固性原则。故表述正确。
56.【答案】错误。本题考查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强调教学要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故表述错误。
57.【答案】正确。本题考查制定教学原则的依据。制定教学原则的依据包括教学实践经验、教育教学目的、教学过程的规律、现代科学理论依据。其中,教学实践经验是制定教学原则的最原始的依据。最早的原则就是从实践经验的总结中而形成的,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出一些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对这些经验或教训进行理论分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制定出教学原则。故表述正确。
58.【答案】错误。本题考查教学原则。量力性原则也称为可接受性原则,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的实际程度而提出的。巩固性教学原则是依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提出来的。故表述错误。
59.【答案】错误。本题考查直观性教学原则。直观教学可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其中,言语直观主要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进行的,不需要提供直观教具。题干中,“堂堂课不空手”是说教师每堂课都要用到教具,而采用言语直观时可以不用教具。故表述错误。
60.【答案】正确。本题考查教学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学中通过学生直接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题干中,“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的意思是:(在学习中)听说比不听好,见到比听说好。这句话体现了直观性教学原则。故表述正确。
61.【答案】错误。本题考查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题干中,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就是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体现的是启发性原则。这句话并没有区分身教和言教的关系,而是说明了启发性原则的重要作用。故表述错误。
62.【答案】错误。本题考查我国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我国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包括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教育性)性相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各条教学原则之间并非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例如直观性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之间、循序渐进原则与量力性原则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各条教学原则虽然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作用,但它们之间并非没有联系。故表述错误。
63.【答案】正确。本题考查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 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题干中,“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出自《荀子·儒效》,意思是了解到的不如去实行,学问到了实行就达到了极点。实行,才能明白事理。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故表述正确。
64.【答案】错误。本题考查直观性原则。直观性教学的类型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实物直观即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的一种直观方式,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模象直观是对事物的模拟形象进行直接感知的一种直观方式,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影视片等。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语言的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题干所述属于模象直观而非实物直观。故表述错误。
65.【答案】错误。本题考查直观教学。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学中通过学生直接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贯彻此原则,应防止运用不当和滥用。因为直观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一节课是否运用直观,在何时、何处用,以什么方式进行演示或播放,都应当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决定。故表述错误。
66.【答案】正确。本题考查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严格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题干中,“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意思是:教学没有条理,不按学习的认知 规律进行,就会让人感到头绪混乱难以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贯彻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进行。故表述正确。
67.【答案】错误。本题考查教学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使其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对知识技能的运用。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教人发现真理”体现了启发性原则而非巩固性原则。故表述错误。
68.【答案】错误。本题考查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要结合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品德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书,又要育人。题干中,王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联系屠呦呦躬身钻研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德育,体现了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表明王老师在教学中遵循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故表述错误。
教学原则——基础篇6...
教学原则——基础篇5...
【韶关教师招聘】2025广东韶关市新丰县教育教学类高层次人才校园招聘10人公告(编制)...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能力提升融合课程 —— 周末【超能学习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