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唐明升教育集团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主页 > 教师招聘 > 深圳教师招聘 >
感知觉——基础篇3_深圳大唐明升教育集团|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深圳教育|深圳教师人才服务

感知觉——基础篇3

感知觉——基础篇3..

0755-21049801 立即咨询

快速申请

称       呼 :
手机号码 :
备       注:
分享:

感知觉——基础篇3

发布时间:2025-07-28 热度:

21.知觉的恒常性是指()。

A.在一般情况下,人对任何事物都是根据已有知识和过去经验来理解和领会的

B.对当前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C.一定时间内人能感受到引起注意的一些刺激

D.知觉往往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2.地理老师在黑板上绘制教学地图时,铁路用白色,公路用红色,河流用蓝色,学生便可清晰地将它们区别开来。该教学所体现的心理效应是感觉()。

A.后像B.对比

C.适应D.相互影响

23.当非常熟悉的人换了服装和改变发型之后,你依然能认出他。这利用了知觉的( )。

A.选择性B.理解性

C.整体性D.恒常性

24.在没有月光的晚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有时会发现一个细小而发亮的东西在天空游动,我们误认为它是一架飞机,其实这是由星星引起的()。

A.真动知觉B,动景运动

C.游动效应D.运动后效

25.小明全神贯注地观察一朵绿花,然后再看白墙时,觉得上面有一朵红花。这种现象是()。

A.视觉后像B.联觉

C.视觉适应D.感觉对比

26.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是持久的知觉B.观察没有目的

C.观察只限于视觉D.观察不需要计划

27.坐在未开动的火车上,由于旁边火车开动,会感到自己乘坐的火车正在移动。这种现象是()。

A.动景运动 B.诱导运动

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

28.“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种“有色听觉”是( )。

A.联觉B.后像

C.感觉适应D.感觉对比

29.在紧盯着屏幕上的一个红色正方形一段时间后,闭上眼睛,眼前黑暗的背景上会出现一个跟刚才差不多的红色正方形。这种现象属于( 。

A.感觉后效B.感觉补偿

C.感觉对比D.联觉

30.吉布森和沃克的玻璃视崖实验证明了人具有()。

A.运动知觉B.平衡知觉

C.深度知觉D.时间知觉

21.【答案】D。本题考查知觉的恒常性。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知觉某一熟知的物体时,虽然该知觉对象的物理属性(大小、形状、明度、颜色等)受环境情况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是对它的知觉却保持相对稳定性,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故正确答案为D。

22.【答案】B。本题考查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对比是指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题干中,该地理老师绘制教学地图时运用不同颜色以便于学生区分,体现了感觉对比。故正确答案为B。

23.【答案】C。本题考查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但我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即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知觉对象虽然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复合刺激物在起作用,但是,强度大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往往决定对知觉对象的整体认识。题干中,当非常熟悉的人换了服装和改变发型之后,你依然能认出他,体现了知觉的整体性。故正确答案为C。

24.【答案】C。本题考查似动知觉。自主运动又称游动效应,是指人们在黑暗中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觉得这个光点在不停地运动的现象。题干中,“在没有月光的晚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有时会发现一个细小而发亮的东西在天空游动,我们误认为它是一架飞机”,其实这是由星星引起的自主运动(游动效应)。故正确答案为C。

25.【答案】A。本题考查感觉的相互作用。视觉后像是指光刺激作用于视觉器官时,细胞的兴奋并不随着刺激的终止而消失,而能短暂保留的现象。题干中,注视绿花后在白墙上看到红花,属于视觉后像。故正确答案为A。

26.【答案】A。本题考查观察的概念。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又叫“思维的知觉”。故正确答案为A。

27.【答案】B。本题考查似动知觉。诱导运动是指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题干中,当旁边的火车开动时,会感到自己乘坐的还未开动的火车也正在移动,这属于诱导运动。故正确答案为B。

28.【答案】A。本题考查感觉的相互作用。一个刺激不但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题干中,“有色听觉”体现的是联觉。故正确答案为A。

29.【答案】A。本题考查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也叫感觉后像。题干中,“在紧盯着屏幕上的一个红色正方形一段时间后,闭上眼睛,眼前黑暗的背景上会出现一个跟刚才差不多的红色正方形”,这种现象属于感觉后效。故正确答案为A。

30.【答案】C。本题考查深度知觉。深度知觉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是对物体的凹凸、远近的知觉。深度知觉的产生有赖于相关的线索,一般来说,有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吉布森和沃克首创的视觉悬崖是测量婴儿距离(深度)知觉最常用的工具。他们把婴儿放在视崖上,观察他们是否能知觉这种悬崖并进行躲避。因此,吉布森和沃克的玻璃视崖实验证明了人具有深度知觉。故正确答案为C。

 


关闭窗口
上一篇:感知觉——基础篇2
下一篇:感知觉——基础篇4

相关阅读

感知觉——基础篇11
感知觉——基础篇11

感知觉——基础篇11...

感知觉——基础篇10
感知觉——基础篇10

感知觉——基础篇10...

感知觉——基础篇9
感知觉——基础篇9

感知觉——基础篇9...

感知觉——基础篇8
感知觉——基础篇8

感知觉——基础篇8...

官方微信公众号

集团总部0755-21049801

深圳市龙华清湖社区花半里大厦706室

服务部0755-21018135

深圳市龙华清湖社区花半里大厦706室

市场部0755-21049801

深圳市龙华清湖社区花半里大厦70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