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06 热度:
2025年秋季,珠海高新区北围片区将迎来一座教育新地标——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实验学校香山校区(香山中学)。这所办学规模达4200人的全寄宿制高中,不仅是珠海与北师大深化校地合作的典型示范,也是珠海“集成式”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城乡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缩影。
从“单向输血”到“集成赋能”
香山中学的诞生,标志着珠海教育从“引资源”向“建生态”的跨越。作为北师大京外首所直属附校,该校共享高校科研资源,推行“学业+素质”双轨育人模式。依托北师大基础教育体系,北师大珠海附校体系实现从幼儿园至高中全学段优质资源无缝衔接。这一合作背后,是珠海深化教育改革的深层逻辑:以名校为支点,撬动教育资源全域布局优化。
事实上,香山中学仅是珠海“集团化办学”版图的一环。近年来,珠海采取“名校+新校”“名校+薄弱校”模式组建43个教育集团,覆盖全市45%公办学校,其中近半数为西部地区及海岛学校。斗门区富山学校的崛起便是典型例证——这所工业园区配套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依托北师大教育集团资源,通过“十好工程”系统性改革,让1800名产业工人子女从“基础薄弱”迈向“素质全面”,成为“产教融合”的鲜活样板。
“‘好教育’就得让孩子眼里有光。”斗门区富山学校校长马新功表示,富山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90%以上都是非珠海户籍,他们的特点是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富山学校的出现,尤其是学校“十好工程”的实施,能够帮助他们摆脱困境,也助力工业园区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推动城乡教育均衡,首要破解资源分布不均难题。珠海以“学位攻坚”为突破口,三年投入123.69亿元建成118所学校,新增公办学位10.4万个,其中西部占比45.3%,海岛学前教育公办学位增长超50%。在斗门、金湾等教育洼地,“一校一案”挖潜扩容成为关键:富山学校通过“闪电连廊”“彩虹跑道”等空间育人设计,将有限资源转化为无限可能;而全市中小学通过改建功能室、扩班扩容,年均新增学位超1万个,让“就近入好学”成为现实。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珠海实施“名师倍增计划”,打破体制壁垒推动师资流动:2023年542名教师参与东西部轮岗,市级名师三年增长149%,西部名师实现倍增。与此同时,珠海以“香山园丁计划”构建教师成长生态,连续8年举办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育省级名师工作室37个,并与北师大合作开展“基础教育育人能力提升工程”,重点支持西部21所薄弱校。“教师交流不是‘支教’,而是‘共融’。”一位参与轮岗的骨干教师坦言,“东西部教育的差距,正在被共同成长的脚步填平。”
作为粤港澳深度合作前沿,珠海的教育改革始终带着湾区基因。2024年,在珠就读港澳籍学生达5163人,较2018年增长四成。珠海二中首设“港澳台班”,横琴建成内地首所澳人子女学校,珠港澳姊妹学校增至160对,全学段合作格局已然成型。而“红色·革命”“蓝色·海洋”等五大研学路线,年均吸引超4万名港澳师生来珠交流,让家国情怀深植湾区青少年心中。
面对珠海教育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与未来挑战,市教育局局长习恩民表示,根据“百千万工程”规划,珠海将继续深化“十校联十镇兴百村”行动,推动高校与14个镇结对实施61个共建项目;而“县中帮扶”计划已派出14人团队赴阳西一中,开启三年托管帮扶。
“2025年,我们将锚定教育强市目标,抓学校建设,如推动香山中学如期开学,新增公办学位1.3万个。同时抓优质均衡,深入交流合作,加快金湾、斗门新高中建设,深化集团化办学和教师交流,并支持在珠高校优化学科布局,打造‘人工智能大赛’‘千名学生珠澳行’等品牌项目。”习恩民说。
教育均衡不是削峰填谷,而是造峰成脉。这些举措的背后,是珠海对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义:教育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能。
【肇庆教师招聘】2025广东肇庆市怀集县教育系统赴高校招聘学科教师94人公告...
【惠州教师招聘】2025广东惠州市惠阳区招聘教师85人公告(编制)...
【中山教育】用专著迎接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第四期教师发展圆桌论坛顺利举办...
【中山教育】市教研室2025年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研活动在中山市东区中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