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
60.在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中,李老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方法总结如下:首先,不挖苦、不讽刺,对待学生严慈相济;其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品德;最后,抓住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李老师的做法体现的德育原则有()。
A.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B.知行统一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长善救失原则
61.有人说:“学生在学校进一步,回到家里退一步,走入社会退两步。”下列对这种说法分析合理的是()。
A.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在德育实践中未能很好地贯彻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B.学校应该争取家庭和社会的配合,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C.对学生进行德育要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一致
D.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62.周老师为班上一名淘气的学生写了一首打油诗:“小赵同学有头脑,就是不爱用正道;上课爱做小动作,插话接舌瞎胡闹;学习态度不太好,学习成绩不太妙;你若聪明应知道,有才不用是草包,劝你来期赶紧改,否则成绩更糟糕。”小赵阅后哈哈大笑,也回了老师一首打油诗:“老师写得好,老师写得妙;小赵一定改,绝不当草包;不做小动作,头脑用正道;若是做不好,随你老师敲!”周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 )
A.因材施教
B.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D.讨好学生
判断题
63.《天鹅、梭鱼与虾拉车》的故事说明德育过程中要贯彻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
64.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所以爱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总是矛盾。()
65.“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这种舆论的力量,是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教育因素。”这句话体现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66.当前社会上存在的“5+2=0”的现象,反映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要充分合作,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多项选择题
60.【答案】ABC。本题考查德育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题干中,李老师不挖苦、不讽刺学生,对待学生严慈相济,这一做法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题干中,李老师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品德,这一做法体现了知行统一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题干中,李老师抓住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一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故正确答案为ABC。
61.【答案】ABCD。本题考查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有;①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②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且一致;③正确认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达到最佳状态。题干中,“学生在学校进一步,回到家里退一步,走入社会退两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德育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赞彻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即未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在德育过程中,应该做到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相互配合,做好衔接工作。故正确答案为ABCD。
62.【答案】ABC。本题考查德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题干中,周老师根据小赵的特点写了一首打油诗,进行了针对性引导,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A 项正确。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题干中,周老师在引导学生时,巧妙地利用了学生灵活、聪明的优点,引导其弥补不足,体现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B 项正确。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题干中,周老师面对学生的不足,没有直接指责,而是通过写诗的方式进行引导,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C 项正确。周老师的行为并非在讨好学生。D 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BC。
判断题
63.【答案】正确。本题考查德育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题干中,《天鹅、梭鱼与虾拉车》是一首诗歌,是写天鹅、大虾和梭鱼一起拉车,但是天鹅要往云里钻,大虾弓着要往后走,梭鱼一心想往水里跳,大家的劲儿没有往一处使,导致车子分毫未动。这首诗歌想要表达的是一起拉车需要团结协作,与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所表达的含义一致。故表述正确。
64.【答案】错误。本题考查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教师要将尊重爱护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二者并不矛盾。故表述错误。
65.【答案】正确。本题考查德育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题干中,马卡连柯的这句话体现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故表述正确。
66.【答案】正确。本题考查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题干中,“5+2=0”现象中的“5”是指学生一周5个学习日在学校接受的正面教育,“2”是指学生双休日回到家庭和社会后接触的消极、负面影响,“0”是指教育效果为0,强调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充分合作,才能保证教育效果达到最佳状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故表述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