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师招聘 > 深圳教师招聘 >
6-12 岁孩子学习困境大揭秘:发展心理学助力破解
发布时间:2025-04-11

在孩子 6-12 岁的小学阶段,课堂学习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然而,不少孩子在课堂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家长和老师倍感困扰。从频繁走神、小动作不断,到笔记混乱、遗漏知识点,甚至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借助发展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我们可以深入剖析这些现象,并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

案例一:频繁走神的 “小迷糊”

8 岁的轩轩是一名三年级学生,老师经常向家长反馈,轩轩在课堂上总是走神。他的眼神常常游离,望着窗外或者发呆,老师提问时,他常常需要几秒钟才能回过神来。做作业时,也会因为走神导致效率低下,原本一个小时能完成的作业,他常常要花费两三个小时。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6-12 岁的孩子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他们的注意力发展还不够成熟,注意力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有限。轩轩频繁走神,可能是由于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这一区域负责注意力的调控和执行功能。此外,教室环境中的噪音、其他同学的干扰,以及课程内容的枯燥程度等,都可能分散他的注意力。

解决方法:

1.环境优化与注意力训练:老师可以调整教室布局,减少环境中的干扰因素,比如将轩轩的座位安排在远离窗户和教室门的位置,避免外界的视觉和听觉干扰。家长在家中也要为孩子营造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减少电子产品等分散注意力的物品。同时,通过注意力训练游戏来锻炼轩轩的注意力,例如 “找不同” 游戏,让他在两张相似的图片中快速找出不同之处,这有助于提高他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视觉搜索能力。此外,舒尔特训练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注意力训练方式,通过在一张方形表格中打乱顺序填写数字,让孩子按顺序快速指出数字,能够显著提升注意力的稳定性和反应速度。

2.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调整: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一阶段的孩子更倾向于形象思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形式。例如,在讲解数学概念时,可以使用实物教具,如用积木来演示加减法,让轩轩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数学运算的原理。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入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方式,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吸引轩轩的注意力,提高他的课堂参与度。

案例二:小动作多的 “小调皮”

9 岁的琪琪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在课堂上总是小动作不断。她一会儿摆弄铅笔盒,一会儿揪前面同学的头发,还时不时地和周围同学讲话。老师多次提醒,但效果不佳,这不仅影响了她自己的学习,也干扰了课堂秩序。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分析,6-12 岁的孩子精力充沛,他们的身体运动能力在不断发展,但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琪琪小动作多,可能是因为她的能量没有得到合理释放,同时缺乏对课堂规则的深刻理解和遵守能力。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勤奋感对自卑感的冲突阶段,如果不能正确引导,琪琪可能会因为频繁违反课堂纪律而受到批评,从而产生自卑感,影响她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解决方法:

1.建立规则与强化训练:老师要与琪琪进行耐心沟通,明确课堂规则的重要性,让她知道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可以采用正强化的方法,当琪琪在课堂上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如小红花、小贴纸等,强化她的积极行为。同时,设立相应的惩罚机制,当她违反规则时,进行适当的惩罚,如减少课间玩耍时间,但惩罚要适度,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在家中也可以制定类似的规则,培养琪琪的自我约束能力。

2.提供运动与发泄渠道:考虑到琪琪精力旺盛,老师和家长可以为她提供更多的运动机会,如参加学校的体育社团、放学后进行户外活动等。通过运动,琪琪能够释放多余的能量,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她的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此外,当琪琪感到烦躁或精力过剩时,可以引导她通过画画、唱歌等方式来发泄情绪,避免在课堂上出现过多小动作

 

案例三:笔记混乱、遗漏知识点的 “小马虎”

10 岁的浩浩上四年级,他在课堂上很认真听讲,但笔记却做得乱七八糟。知识点记录不完整,字迹潦草,导致复习时自己都看不懂。考试时,经常因为遗漏了课堂上老师强调的重点知识点而丢分。

从发展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来看,6-12 岁的孩子在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方面的能力还在发展过程中。浩浩笔记混乱、遗漏知识点,可能是因为他在课堂上无法快速准确地将老师讲解的信息进行编码和记录,同时缺乏有效的笔记整理策略。在存储信息时,由于笔记的无序性,导致在提取知识点用于复习和考试时出现困难。

解决方法:

1.笔记技巧培训:老师可以专门抽出时间,为浩浩等学生进行笔记技巧的培训。教导他们如何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重点内容,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提纲等方式整理笔记,使笔记更加清晰有条理。例如,在讲解一篇课文时,老师可以引导浩浩以文章的结构为框架,将段落大意、重点词语和句子记录在相应的分支上,这样不仅有助于他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内容,也方便复习时快速回顾。同时,家长可以在家中帮助浩浩定期整理笔记,对遗漏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强化他对知识的记忆。

2.知识梳理与复习策略指导: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老师要教导浩浩及时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每天晚上花一定时间回顾当天的笔记,强化记忆。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制作卡片,将知识点写在卡片的一面,解释或例子写在另一面,通过反复翻看卡片来加深记忆。此外,定期进行知识梳理,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有助于浩浩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减少知识点的遗漏。

案例四:跟不上老师节奏的 “小尾巴”

11 岁的悦悦在课堂上总是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老师讲解新内容时,她还在思考上一个问题,等她想明白,老师已经进入了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做作业和考试时,她也常常因为速度慢而无法完成任务。

从发展心理学的认知发展速度差异理论来看,每个孩子的认知发展速度是不同的,有些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和消化新知识。悦悦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可能是她的信息加工速度相对较慢,在处理复杂信息时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整合。同时,她可能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技巧,导致在课堂上和学习任务中落后。

解决方法:

1.个性化教学与辅导:老师要关注悦悦的学习进度,在课堂上可以适当放慢教学速度,给她更多的思考时间。对于一些复杂的知识点,可以进行分解讲解,逐步引导悦悦理解。课后,为悦悦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帮助她解决课堂上遗留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鼓励悦悦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问题,及时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2.学习方法与时间管理训练:教导悦悦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如预习、复习、做笔记等。预习可以让她在课堂上对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更容易跟上老师的节奏;复习能够强化她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时间管理方面,帮助悦悦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做作业、复习和休息的时间。例如,将作业按照难易程度和重要性进行排序,先完成简单的任务,增强自信心,再集中精力攻克难题。同时,通过计时训练等方式,逐渐提高悦悦的学习速度和效率。

通过运用发展心理学的专业知识,针对 6-12 岁孩子在课堂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可以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家长和老师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支持者,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让孩子们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茁壮成长,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深圳大唐明升教育集团|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深圳教育|深圳教师人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