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师招聘 > 深圳教师招聘 >
教学过程——基础篇1
发布时间:2025-03-26

单项选择题

1.我国教学理论界形成最早、影响最大的教学过程本质说是()。

A.发展说B.特殊认识说

C.学习说D. 实践说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教育者“教”的客体不是双客体,而是一种复合客体

B.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就是教育者“如何教”和“教什么”的过程

C.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人的因素,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更确切地说是“教”的主体

D.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3.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借助的是()。

A.生产经验B.生活经验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4.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以下不属于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的是( )。

A.认识的直接性 B.认识的交往性

C.认识的教育性D.有领导的认识

5.过去,牛顿说:“如果我比其他人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现在,学生的学习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具有()。

A.间接性 B.交往性

C.简捷性D. 教育性

6.马克思说,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说明教学过程具有( )。

A.简捷性 B.间接性

C.交往性D.实践性

7.物理老师在讲“气体的液化”这节课时,先带领学生回忆了冬天往窗户上哈气的情景,从而很自然地导入新课。这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

A.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B.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C.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D.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

8.“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句话主要说明了教学中( )。

A.传授科学知识的意义

B.反复练习、巩固的意义

C.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意义

D.提升思想品德的意义

9.学生中心论违背了()。

A.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B.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D.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1.【答案】B。本题考查有关教学过程本质的学说。特殊认识说源于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并由我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特殊认识说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是教师教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但是,教学过程又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在我国,特殊认识说是一种形成最早、影响最大、在教学理论界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学过程本质观。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B。本题考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即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其思想品德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育者“如何教”和“教什么”的过程,还伴随着学生“学什么”以及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交流。B项表述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D。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具体表现为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教育性和交往性。其中,间接性是指学生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世界,即学生主要通过间接经验认识客观世界。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A。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间接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世界;②引导性(有领导的认识),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在富有知识的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③简捷性,教学过程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④教育性,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⑤交往性,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认识的直接性不属于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A 项表述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认识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而且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间接性;②引导性;③简捷性;④教育性;⑤交往性。其中,简捷性是指学生的学习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题干中,学生的学习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这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简捷性。故正确答案为C。

6.【答案】A。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教育性、交往性几个方面。其中,简捷性指教学过程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题干中,“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说明教学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体现了教学过程具有简捷性。故正确答案为A。

7.【答案】B。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直接经验是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是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题干中,老师带领学生回忆冬天往窗户上哈气的情景,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直接经验学习间接经验,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故正确答案为B。

8.【答案】C。本题考查发展性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的发展,并将二者辩证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是: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智力)的基础;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存在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题干中,“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的意思是:给人一条鱼仅仅能满足他一顿饭的需要,教给人一种技能可以使他一生受益。这句话说明,教给学生知识,不如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这体现了教学中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重要性。故正确答案为C。

9.【答案】D。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是指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结合,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中心论是杜威提出的,他单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违背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故正确答案为D。

 

深圳大唐明升教育集团|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深圳教育|深圳教师人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