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师招聘 > 深圳教师招聘 >
课程概述——基础篇2
发布时间:2025-02-17

单项选择题

 

16.( )是指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学生在整个教育环境中所获得的那些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非正式的、非官方的经验,它不作为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却可以丰富、完善学生的综合素养。
 
A.隐性课程B.活动课程
C.学科课程D.综合课程
17.基础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A.读、写、画B.读、画、算
C.画、写、算D.读、写、算
18.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课程,其课程性质为()。
A.选修课程B.必修课程
C.研究型课程D.拓展型课程
19.根据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有关课程应该如何设计,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标准的想法,属于()。
 
A.经验的课程B.理想的课程
C.理解的课程D.文件课程
20.把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内容整合在一门课程中,加强学科联系,但不打破学科界限,这种课程属于( )。
A.活动课程B.核心课程
C.相关课程D.融合课程
21.根据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下列属于课程层次中的“师生实际运作的课程”的是()。
A.学期课程纲要B.单元计划
C.课堂教学D.课程标准
22.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D.实践性课程
23.我国中学曾经分别开设动物学和植物学两个科目,后来合并为生物学一个科目,从课程组织的类型来看,合并后的生物学属于( )。
A.融合课程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D.核心课程
24.注重加强学生文学、艺术鉴赏方面的教育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课程和艺术团队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课程属于()。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D.学生中心课程
25.老师在课堂上设定一个主题,将学生分成小组,由学生小组进行系统研究,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指导。根据课程的设置,这节课属于()。
 
A. 地方课程B.活动课程
C.选修课程D.研究型课程
26.班级管理规定属于( )。
A.观念性隐性课程B.物质性隐性课程
C.制度性隐性课程D.心理性隐性课程
27.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是( )。
A.校长B.学生
C.社区人员D. 教师
28.首次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学者是( )。
A.杰克逊B.博比特
C.斯塔弗尔比姆D.泰勒
29.坚持知识统一性观点,而且可以发挥学习者迁移能力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
30.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
A.经验主义课程理论B.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C.存在主义课程理论D.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16.【答案】A。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隐性课程也叫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等,指的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具有隐含性。隐性课程是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主要是非学术性经验。题干中,那些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非正式的、非官方的经验,它不作为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却可以丰富、完善学生的综合素养,属于隐性课程。故正确答案为A
 
17.【答案】D。本题考查课程分类中的基础型课程。根据课程任务,课程可以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其中,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故正确答案为D。
18.【答案】B。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故正确答案为B。
19.【答案】B。本题考查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在课程设置方面,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应该划分为五个层次,即五种不同的课程形态,分别是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其中,理想的课程是指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设计出来的课程,是课程专家按照课程理论和当时社会发展及儿童发展的需要确定有关课程应该如何设计,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标准的想法。故正确答案为B。
20.【答案】C。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综合课程可以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和核心课程。其中,相关课程是指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整合在一门课程中,但不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如语言与历史、历史与地理、数学与物理、化学与物理、化学与生物等。故正确答案为C。
21.【答案】C。本题考查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古德莱德关于课程的分类包括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与经验的课程。其中,运作的课程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所实际实施的课程。课堂教学属于运作的课程。故正确答案为C。
22.【答案】D。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其中,工具性课程主要指语文、数学、外语。知识性课程主要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两大类课程。技能性课程主要指职业技能类和体育艺术类两方面的课程。实践性课程是指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的课程。故正确答案为D。
23.【答案】A。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融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知识合并成一门课程。例如,把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融合为生物学。故正确答案为A。
24.【答案】B。本题考查拓展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题干中描述的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属于拓展型课程。故正确答案为B。
25.【答案】D。本题考查研究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这类课程可以提供一定的目标和结论,而获得结论的过程和方法则由学生自己组织,自主探索,自主研究,从而引导他们提高研究能力与形成创新意识。题干中,老师在课堂上设定主题后,组织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研究,表明这节课属于研究型课程。故正确答案为D。
26.【答案】C。本题考查隐性课程的分类。隐性课程也叫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等,指的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具有隐含性。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观念性隐性课程、物质性隐性课程、制度性隐性课程和心理性隐性课程。其中,制度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和班级运行方式。题干中的班级管理规定属于制度性隐性课程。故正确答案为C。
27.【答案】D。本题考查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在开发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形成一个由校长、研究专家、学生及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开发课程的合作共同体。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是教师。故正确答案为D。
28.【答案】A。本题考查隐性课程概念的提出者。在历史上,最早涉及隐性课程研究的学者可以推及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但“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在其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的。故正确答案为A。
29.【答案】C。本题考查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综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多门学科的综合有利于知识之间的迁移,需要学习者发挥迁移能力。故正确答案为C。
30.【答案】B。本题考查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又称知识中心课程理论,是出现最早、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布鲁纳、赫钦斯等。该课程流派的主要观点包括:知识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等等。故正确答案为B。

深圳大唐明升教育集团|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深圳教育|深圳教师人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