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
科目一(1-4)
1.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是( )。
A. 廉洁从教
B. 依法执教
C. 爱岗敬业
D. 热爱学生
2.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素养。
A. 教育理论知识
B. 崇高的职业道德
C. 文化科学知识
D. 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3.某学校组织公开课,来听课的某家长发现老师每次提问时,自己的孩子都会举手回答问题,但老师每次都是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而不叫自己的孩子。这是教育出现的( )。
A. 违背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现象
B. 教育中关注不均衡现象
C. 不能因材施教现象
D. 违背巩固性教学原则现象
4.某班主任将差生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并且留出2米距离与前面隔开,这种做法理解正确的是( )。
A. 体现了对差生的管理
B. 这一行为体现了对差生的歧视
C. 体现教育公平
D. 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利益
科目二(5-10)
5.小学生常常“好心办坏事”,其原因主要是( )。
A.道德情感不深
B.道德意志不强
C.道德认识不足
D.道德自律不够
6.学生能够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三角形田地面积,这些知识属于(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感性知识
7.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汉字、英语单词,以及历史课本中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属于( )。
A.概念学习
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
D.符号学习
8.舞蹈课结束后,奇奇将舞蹈课上新学的舞蹈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调整,编制出来一套新的舞蹈,这属于学习的( )。
A.重组性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顺应性迁移
D.抑制性迁移
9.量杯实验是( )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A.功能固着
B.定式
C.心向
D.定势
10.【简答题】简述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
参考答案及解析
科目一(1-4)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廉洁从教是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
选项A,廉洁从教是指教师要坚持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绝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廉洁从教是对教师职业道德情操方面的要求,是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
选项B,依法执教,是教师要根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选项C,爱岗敬业要求教师热爱教育,乐于从教;教书育人,尽职尽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认真工作,不敷衍塞责;勤奋钻研,科学施教;淡泊名利,育人为乐。
选项D,热爱学生要求教师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一个学生;保持对学生稳固而持久的爱。
故本题选择A。
2.【答案】B。解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著名的教育名言,表达的是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中的爱岗敬业的特点,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选项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指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与题干内容无关。
选项B,素质教育强调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题干中违背了这一要求,出现对学生关注不均衡的现象。
选项C,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指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更加关注的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差异,与题干不符。
选项D,巩固性教学原则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题干中的老师“每次都是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没有关注到其他学生,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选项A、C、D均与题干不符,故选择B。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后进生教育方式与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
选项A、选项B,面对后进生教师应该做到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持之以恒的教育等。题干中老师安排差生到最后一排且留出2米的距离,是对于学生的一种歧视和侮辱,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不是正确对待后进生的方式。故A选项说法错误,B选项说法正确。
选项C、选项D,素质教育内涵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题干中教师只面向部分学生,没有符合多数学生的利益。缺乏教育公平,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故C选项说法错误,D选项说法错误。
综上所述,该老师做法体现了对于学生的歧视以及缺乏教育公平,故此题选择B。
科目二(5-10)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的识记情况。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题干中“好心办了坏事”说明小学生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做的事却成了坏事,他自己不知道做的这个事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是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上的问题,认识不到怎么做好、怎么做不好才导致好心办坏事。故此题选C。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的类型。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指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具有动态性质。题干中学生利用公式进行计算间接地推测出答案,涉及的是如何计算面积,也就是怎么做的知识,这属于程序性知识。因此,B选项正确。
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概念学习的含义。
A选项,概念学习是指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如学习“三角形”这一概念,就是学习对任何具体三角形所具有的关键特征的概括。与题干所说的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无关,故排除。
B选项,意义学习是将新旧知识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与题干所说的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无关,故排除。
C选项,命题学习是指学习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的是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不是同类事物的关键和本质特征,故排除。
D选项,符号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是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符号学习的内容是词汇学习。例如汉字、英语单词等语言符号学习,历史课本中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因此,符合题意。
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D选项。
8.【答案】A。解析: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在重组过程中,基本经验成分不变,但各成分间的结合关系发生了变化,即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组合。题干中,奇奇将舞蹈进行调整和改编,最终形成新的舞蹈动作。这体现了由重组各成分间的关系。
9.【答案】D。解析: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用来验证定势影响迁移的,故本题选择D选项。
10.【参考答案】解析:
心智技能形成分为三个大阶段:
①原型定向
②原型操作
③原型内化,原型内化过程又可划分成三个小的阶段,即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