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习得性无助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A.体重明显下降 B.降低学习动机
C.认知出现障碍D.引起情绪失调
92.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下列属于稳定且不可控因素的有( )。
A.能力B.工作难度
C.运气D.身心状况
93.王明英语考试得了90分,他将原因归结为自己的持久努力。这种归因是( )。
A.可控的B.不可控的
C.稳定的D.内部的
94.下列属于自我效能感的是()。
A.期末考试不及格是因为运气不好
B.相信自己能完成任务,一直努力
C.觉得能考好,认真准备考试
D.喜欢语文老师,所以认真听课
95.自我效能感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对行为的作用有()。
A.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
B.影响人们对活动的坚持性
C.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D.影响人们活动时的情绪
96.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除此之外,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要求还有哪些?( )
A.熟悉教材
B.掌握教材结构
C.创设问题情境应贯彻教学过程始终
D.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97.一般来讲,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哪些特征?( )
A.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B.具有坚定信念
C.能够正确归因 D.计较个人得失
98.对于“追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这两类学生,以下描述正确的有( )。
A.“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成功率为50%的任务
B.“避免失败者”要么选择太难的任务,要么选择太容易的任务
C.“避免失败者”只选择容易的任务以避免失败带来的挫败感
D.“追求成功者”更喜欢竞争,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
99.有些学习任务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投入其中,流连忘返;有些学习任务则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不得不依靠磨洋工来打发时间。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如何在学习任务的设置上下功夫?( )
A.给学生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机会
B.尽量多地引入真实性任务
C.设置的学习任务要具有挑战性
D.设法增加学习活动的趣味性
100.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 )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由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的行为。
A.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B.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C.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价
D.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
91.【答案】BCD。本题考查习得性无助的表现。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习得性无助感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学者塞利格曼提出的,他认为习得性无助感产生后有以下三方面的表现:①学习动机降低;②认知出现障碍;③情绪失调。故正确答案为BCD。
92.【答案】AB。本题考查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韦纳将人的成败归为六种原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和外界环境。这六种因素又分别被纳人因素来源、稳定性和可控制性三个维度之中。能力、努力程度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部因素,工作难度、运气及外界环境三项属于外部因素。能力和工作难度两种因素是相对比较稳定的,而其余四种因素都不够稳定。努力程度是受意志支配的、可控的,其余各种因素都是不可控的。故正确答案为AB。
93.【答案】AD。本题考查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与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与不可控制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和外界环境。其中,努力程度属于不稳定的、可控的内部因素。故正确答案为AD。
94.【答案】BC。本题考查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选项中,“相信自己能完成任务”“觉得能考好”属于自我效能感。故正确答案为BC。
95.【答案】ABCD。本题考查自我效能感对行为的作用。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有:①决定人对活动的选择;②影响对活动的坚持性;③影响人在困难面前的态度;④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⑤影响人活动时的情绪。故正确答案为ABCD。
96.【答案】ABCD。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激发。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创设好问题情境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努力:①熟悉教材。在学校教育中,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和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熟悉教材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前提。②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也就是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可能回答问题的方式。③贯彻始终。创设问题情境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始终,这样通过提出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故正确答案为ABCD。
97.【答案】ABC。本题考查成就动机的相关内容。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以下特征:①他们往往更具挑战性与创造性。高成就动机水平的人喜欢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喜欢富于挑战性的任务,并全力以赴获取成功。这种人更富于创造性,他们总是力图将每件事做得尽可能好。②他们更具有坚定信念。高成就动机水平的人行为目标明确,对自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会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做到底。③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正确的归因方式。高成就动机水平的人常把以往的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这种可变的内在因素。这种归因方式会使他们今后更努力地改变自身不利于成功的缺点,不断努力、不断进取。故正确答案为ABC。
98.【答案】ABD。本题考查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阿特金森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即通过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即中等难度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避免失败者则往往通过各种活动防止自尊心受伤害和产生心理烦恼,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故正确答案为ABD。
99.【答案】BCD。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教师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应坚持培养与激发并存的原则,并且要精心设置学习任务。①教师应设法增加学习活动的趣味性。②教师应尽量多地引入真实性任务,即学生在课堂以外将要面对的与现实生活有关的问题,这类问题容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任务的实用价值,因而更可能发现任务的意义并对其产生兴趣。③学习任务要具有多样性和挑战性。故正确答案为BCD。
100.【答案】ABCD。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激发措施。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故正确答案为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