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郑老师在观摩了几场公开课后,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方法,对以后自己上的公开课增强了信心。这说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 )影响。
A.直接经验B. 间接经验
C.情绪唤醒水平 D. 别人的意见
62.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也会越多地参加这方面的活动;反之,学生会逃避那些自己感到不能胜任的活动。可见,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 )。
A.活动的完成B.活动努力的程度
C.活动的选择 D.活动进行的情绪
63.物理实验课上,晓彤看到平时与自己成绩差不多的乐乐已经做成功了,顿时信心倍增,她的操作速度和规范性有了明显提高。这体现了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中的( )。
A.情绪的唤起 B. 直接经验
C. 言语说服 D.替代性经验
64.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之后,小红总是会做一些相应的更难的题目来提高自身的能力。根据自我价值理论,小红属于( )。
A. 高趋低避型 B.低趋低避型
C. 高趋高避型D.低趋高避型
65.小东是一个性情平和的人,大学毕业便考上了当地的一家事业单位。他常常说:“我这个人没什么追求,就希望平稳地度过一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小东属于( )的人。
A.高趋低避型B. 高趋高避型
C.低趋高避型D,低趋低避型
66.小明每次考试成绩都不及格,但他没有感到丝毫的恐惧或羞愧。他对成绩表现得漠不关心,不接受任何有关能力的挑战。小明建立自我价值的动机倾向属于( )。
A,高趋高避型 B.低趋低避型
C, 高趋低避型 D.低趋高避型
67.下列说法中属于内控特征归因的是()。
A.由于我没有充分准备,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
B. 由于不熟悉考场环境,导致我这次考试发挥失常
C. 由于老师命题超纲,导致我做不出那些难题怪题
D.由于老师突然安排考试,因此我对成绩好坏不在乎
68.如果教师在批阅学生的考试试卷时采用的评分标准不统一,就会造成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同的分数,或者同一水平的学生在不同时间得到不同的评价等级。长此以往,按照控制点理论,就会造成()。
A. 内控 B.外控
C.稳定D.不稳定
69.某学生遇到学业困难羞于向别人求助,认为学业求助是自己缺乏能力的表现。该学生的成就目标定向类型属于()。
A.掌握目标 B.学习目标
C.任务目标 D.表现目标
70.成就目标理论认为,个体的能力观决定了其学习中所追求的目标和动机模式。如果某人相信能力是稳定的、难以改变的,那么他持有的能力观是( 。
A.实体观B.增长观
C. 掌握观D.成绩观
71.根据德韦克的成就目标理论,持能力增长观的学生更多设置( ),选择( )任务。
A.掌握目标高难度B.掌握目标 中等难度
C. 表现目标高难度D.表现目标中等难度
72.下列选项中,能够激起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是()。
A.教师的赞赏B.父母的奖励
C.有趣的材料D.同学的钦佩
73.某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会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来叫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觉得自己有能力学好英语,因此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动机。这体现了教师要( )。
A.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
B.重视立志教育,训练学生的成就动机
C.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D.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61.【答案】B。本题考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包括: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②替代性经验。③言语信息。④情感状态。其中,替代性经验是指当学生看见替代者(与自己相似的人)成功时,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相反,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题干中,郑老师通过观摩他人的公开课,增强自己上公开课的信心,属于替代性经验,即间接经验。故正确答案为B。
62.【答案】C 。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理论。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影响主要包括:①决定人对活动的选择;②影响对活动的坚持性;③影响人在困难面前的态度;④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⑤影响活动时的情绪。其中,决定人对活动的选择表现在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人会选择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并期望获得成功。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就会越多地选择从事这方面的活动;反之,学生会逃避那些自己感到不能胜任的活动。故正确答案为C。
63.【答案】D。本题考查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具体包括:①成败经验;②替代性经验;③言语信息;④情感状态。题干中,“晓彤看到平时与自己成绩差不多的乐乐已经做成功了,顿时信心倍增,她的操作速度和规范性有了明显提高”,这属于替代性经验。故正确答案为D。
64.【答案】A。本题考查自我价值理论。高趋低避型的学生拥有无穷的好奇心,对学习有极高的自我卷入水平。他们通过不断的刻苦努力发展自我。这样的学生在课后的几乎所有时间里都在学习。他们通常表现得自信、机智。题干中,小红通过做难题来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说明其属于高趋低避型的学生。故正确答案为A。
65.【答案】C。本题考查自我价值理论。科温顿关注人们如何评估自身的价值,将学生分为四类:高趋低避型、低趋高避型、高趋高避型、低趋低避型。其中,低趋高避型的学生,逃避失败重要于对成功的期望。题干中,小东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说明其对成功的渴望不高(不求有功),但要避免失败(但求无过),这表明小东属于低趋高避型的人。故正确答案为C。
66.【答案】B。本题考查自我价值理论。低趋低避型的学生没有对成功自豪的期望,也没有对羞耻感的恐惧。这些学生在面临学业挑战时表现出退缩,至少是被动的反应,他们对成就表现得漠不关心。题干中,小明的动机倾向符合低趋低避型的表现。故正确答案为B。
67.【答案】A。本题考查控制点理论。内控者的控制点在个体内部。他们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表现得更愿意承担责任。A 项中,把考试成绩不理想归因于没有充分准备,体现出内控特征。故正确答案为A。
68.【答案】B。本题考查控制点理论。内控者的控制点在个体内部。他们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表现得更愿意承担责任。外控者的控制点在个体外部。他们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将失败归因于运气、老师、任务等,表现得不愿承担责任。题干中,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同的分数,同一水平的学生在不同时间得到不同的评价等级,会导致学生觉得是外部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即造成外控。故正确答案为B。
69.【答案】D。本题考查成就目标理论。德韦克将成就目标划分为以下两类:一种是能力实体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能力是固定的、不可控的。这种学生倾向建立表现目标,学习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证明自己的能力。一种是能力增长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增长提高。这类学生更多设置掌握目标,寻求那些能真正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技能的任务,学习是为了个人的成长。题干中,某学生认为学业求助是自己缺乏能力的表现,羞于向别人求助,这是因为其认为学业求助无法证明或表现自己的能力,属于持能力实体观的个体的特点,其倾向于确立表现目标。故正确答案为D。
70.【答案】A。本题考查成就目标理论。德韦克将成就目标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力实体观,另一类是能力增长观。持能力实体观的人认为能力是固定的、不可控的。这种学生倾向于建立表现目标,学习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证明自己的能力。持能力增长观的人认为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增长提高。这类学生更多设置掌握目标,寻求那些能真正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技能的任务,学习是为了个人的成长。题干中,“如果某人相信能力是稳定的、难以改变的”,那么他持有的能力观是实体观。故正确答案为A。
71.【答案】B。本题考查德韦克的成就目标理论。持能力增长观的学生,更多设置掌握目标,寻求那些能真正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技能的任务。因此,这类学生会选择中等难度而不是高难度的任务。故正确答案为B。
72.【答案】C。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分类。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诱因)来源,可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往往与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相联系。外部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选项中,“有趣的材料”可以吸引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激起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故正确答案为C。
73.【答案】C。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动机的培养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②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③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④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题干中,英语老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提问,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提高了自我效能感。这体现了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