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师招聘 > 深圳教师招聘 >
德育过程——基础篇3
发布时间:2025-05-14

多项选择题

21.德育过程的构成因素有()。

A.学生 B.教师

C.德育内容D.德育方法

22.以下不属于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的是()。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B.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C. 学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

D.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的矛盾

23.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的原因是( )。

A.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

B.青少年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较强,其发展具有双向性

C. 社会、家庭的多种影响

D.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的复杂性

24.德育过程中,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有( )。

A.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B.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教师和学生

C.具有科学性和等级性

D.具有阶段性和长期性

25.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关于这四种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

A.个体品德的核心成分是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

C.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D.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多项选择题

21.【答案】ABCD。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故正确答案为ABCD。

22.【答案】ABC。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矛盾。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指德育过程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和各要素、各部分内部各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及方法的矛盾、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及方法的矛盾,以及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等。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最具有决定性的矛盾,是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D 项属于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A、B、C三项均不属于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BC。

23.【答案】ABCD。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①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统一和发展;②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其发展也具有双向性,某一阶段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得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过程;③德育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影响外,还受到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中难免会有负面的,因而一个人思想品德提高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④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使得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培养的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据此规律,教育者必须树立“抓反复,反复抓”的德育思想。故正确答案为ABCD。

24.【答案】AB。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德育过程中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有:①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②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教师和学生;③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及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最终形成。故正确答案为AB。

25.【答案】ACD。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知,即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情,即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时产

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意,即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行,即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故正确答案为ACD

 

深圳大唐明升教育集团|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深圳教育|深圳教师人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