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
64.教学过程的含义有几个层面,包括( )等。
A.以一节课为时间单位,从开始上课到下课的教学过程
B.为完成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课题的教学任务,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教学过程
C.在一个教育阶段里,比如小学期间、初中期间等,从入学到毕业的教学过程
D.贯穿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学校教育系统的教学过程
65.下列对于教学过程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有()。
A.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
B.教学过程是以学习为背景和手段的活动过程
C.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D.教学过程是一个追求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6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时受认识论一般规律的制约。下列描述属于认识论一般规律的是()。
A.要明确学生是能动的生命体、学习主体,教学应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B.要遵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样一个辩证的认识途径
C.要重视认识是个体的经验改造和建构的过程,也是与群体交互作用的过程
D.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
67.刚上小学的小红对妈妈说:“用眼睛看就可以学到东西,为什么要上课呢?”妈妈说:“你自己去摸索,太费时间了,老师教你,你就会学得又快又好。”这反映了认识特殊性中的()。
A.交往性B.简捷性
C.引导性D.教育性
68.一位社交礼仪老师在介绍职场的“尊者先知”原则时,让小张做示范,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
A.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规律
D.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的规律
判断题
69.在关于教学本质的不同学说中,发展说认为教学并非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而应该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实践活动。()
70.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
71.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之间存在剪刀差。()
72.学生理解教材有两种途径:一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二是从已知到未知。()
多项选择题
64.【答案】ABCD。本题考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概念有几个层面:一是指以一节课为时间单位,从开始上课到下课的教学过程;二是指为完成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课题的教学任务,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教学过程;三是指在一个教育阶段里,比如小学期间、初中期间等,从入学到毕业的教学过程;四是指贯穿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学校教育系统的教学过程;五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教学过程。故正确答案为ABCD。
65.【答案】ACD。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性质。教学过程的性质包括三点:①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②教学过程是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的活动过程;③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故正确答案为ACD。
66.【答案】ABC。本题考查有关教学过程本质的学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时受认识论一般规律的制约。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包括;①要明确学生是能动的生命体、学习主体,教学应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②要遵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
象的思维到实践”这个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③要重视认识是个体的经验改造和建构的过程,也是与群体交互作用的过程。A、B、C三项属于认识论的一般规律。D 项体现了认识的简捷性,属于学生认识的特殊性。故正确答案为ABC。
67.【答案】BC。本题考查学生认识的特殊性。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为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教育性、交往性。其中,简捷性是指教学过程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题干中,妈妈的话强调上课比自己摸索节省时间,体现了简捷性。引导性是指教学过程需要在富有知识的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题干中,妈妈的话强调了在教师的教导下才能又快又好地掌握知识,体现了引导性。故正确答案为BC。
68.【答案】AB。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题干中,社交礼仪老师在介绍职场的“尊者先知”原则时,让小张做示范,是想让小张获得一些直接经验,因此体现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同时,让小张同学自己做示范,是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故正确答案为AB。
判断题
69.【答案】错误。本题考查有关教学过程本质的理论。有关教学过程本质的理论有特殊认识说、发展说、实践说、认识一实践说、交往说等。其中,实践说认为,教学并非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而应该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实践活动。而发展说认为,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过程。故表述错误。
70.【答案】正确。本题考查教育性教学规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他说:“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其主要内容为:教学和教育是相互联系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育和教学的关系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故表述正确。
71.【答案】正确。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但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赞科夫认为,“知识”与“能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们往往忽视二者的区别。他把现实中“高分低能”的现象称为“剪刀差”。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完全表明其能力的高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故表述正确。
72.【答案】正确。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具体包括:①引发学习动机;②领会知识;③巩固知识;④运用知识;⑤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其中,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理解教材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由表象上升为概念,并通过判断和推理,以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理解教材可以有两种思维途径:一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二是从已知到未知,不必都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故表述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