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基础篇2
发布时间:2025-02-07
师生关系——基础篇2
来源:师途-教师人才服务网-专业教师求职招聘服务平台 时间:2025-02-07 作者:师途-教师人才服务网-专业教师求职招聘服务平台 浏览量: 2

单项选择题
16.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和“学”为中介形成的特殊社会关系。下列关于师生关系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17.( )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
1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体现的师生关系是()。
19.在教师的主导下,师生在教育教学情境中互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知识,还渐渐确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标。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是师生之间的( )。
20.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以下对师生关系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21.( )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动态性和创造性,是师生关系的最高层次。
22.曾老师性格开朗、热情大方,经常主动为家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深受学生的喜爱。这体现了教师的()影响师生关系。
23.下列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中,不属于环境因素的是( )。
24.许多调查表明:学生与教师关系好就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主动亲近教师;学生自认为教师瞧不起自己,就会主动疏远教师。这说明学生受师生关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25.《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拥有的也要夺过来。”教育工作中要避免这样的“马太效应”。因此,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要做到()。
26.教师与学生的()是连接师生之间的一座永恒的友谊之桥,这座桥让教师少走弯路,让学生健康发展。
28.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是()
29.某班学生自习课上老师在的时候鸦雀无声,老师离开后乱作一团,则该老师的领导方式是()。
A.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16.【答案】B。本题考查师生关系的作用。师生关系的作用表现为: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②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④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不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B项表述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17.【答案】B。本题考查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包括: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其中,心理相容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故正确答案为B。
18.【答案】C。本题考查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包括: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其中,教学相长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二是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三是学生可以超越教师。教学相长反映在师生关系上,即荀子所说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韩愈所说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其都是从教育实践中深刻揭示了师生之间相互切磋、教学相长的客观规律。故正确答案为C。
19.【答案】D。本题考查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包括: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平等。故正确答案为D。
20.【答案】C。本题考查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新型师生关系强调民主平等,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另一方面是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对优秀的学生鼓励,对落后的学生惩罚”没有做到民主平等。C 项表述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21.【答案】B。本题考查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包括:①尊师爱生,相互配合。②民主平等,和谐亲密。③共享共创,教学相长。共享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和分享教育中的欢乐、成功、失望与不安,是师生感情交流深化的表现;共创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相互适应的基础上,相互启发,使师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共同生活的质量不断跃进。共享共创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动态性和创造性,是师生关系的最高层次。其结果是师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故正确答案为B。
22.【答案】D。本题考查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教师、学生和环境均是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从教师方面来看,有以下几个因素:①教师对学生的态度;②教师的领导方式;③教师的智慧;④教师的人格因素。其中,对教师人格因素的研究表明,性格开朗、气质优雅、兴趣广泛的教师最受学生欢迎。题干中,“曾老师性格开朗、热情大方,经常主动为家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均体现了人格影响师生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
23.【答案】B。本题考查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教师、学生和环境。其中,环境因素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等。A、D两项属于课堂的组织环境,C项属于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B项“教师的领导风格”属于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不属于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因素。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24.【答案】B。本题考查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是教师、学生、环境三个方面。其中,学生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许多调查表明,学生如果认为教师喜欢自己就会主动亲近这位教师。题干中,“师生关系好,学生就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学生自认为教师瞧不起自己,就会主动疏远教师”均属于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影响了师生关系。故正确答案为B。
25.【答案】B。本题考查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自身素质;发扬教育民主;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等等。题干中的“马太效应”,即让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提示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要公平对待学生。故正确答案为B。
26.【答案】B。本题考查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连接师生之间的一座永恒的友谊之桥,这座桥可让教师少走弯路,让学生健康发展。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交往主体,深入研究学生交往需要、学生个性差异;要用微笑和真诚、鼓励和信任与学生进行交往,努力形成师生间心理的共鸣与互动,使师生间和谐融洽。故正确答案为B。
27.【答案】C。本题考查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主要表现在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教师的性格、气质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态度,而且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教师对学生起着指导、引导的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但并不是要尊重学生的绝对自由。C 项表述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28.【答案】D。本题考查师生关系的类型。勒温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①专制型。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以命令、权威、疏远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②民主型。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③放任型。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以无序、随意、放纵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其中,最有利于学生发展、形成良好人格的师生关系模式是民主型。故正确答案为D。
29.【答案】A。本题考查师生关系的类型。强硬专断型的教师,对学生严加监视;要求学生接受一切命令;认为表扬可能宠坏学生,所以很少给予学生表扬;认为如果没有教师监督,学生就不可能自觉学习。学生的典型反应为:厌恶、不喜欢这种老师,但是不得不屈服于老师;推卸责任是常见的事情;学生易被激怒,不愿合作;老师一离开教室,学生学习就明显松垮。题干中教师的管理方式即强硬专断型。故正确答案为A。
30.【答案】C。本题考查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要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学校良好师生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从教育和教学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而言,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要发挥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体能动作用。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不否认或贬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主导作用。恰恰相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②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没有深入到学生中间经常与学生交往,就无从产生师生之间亲密无间的情感和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师生交往的过程就是相互满足需要的过程,师生之间在交往中使需要得到满足就必然增进师生的感情联系,逐步形成亲密无间的感情和关系。③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教师是教育者,建立教师威信,对于形成正常的师生关系,建立正常学校秩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都是十分必要的。C项对于师生关系的表述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