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启德学校是一所由龙川县教育局直属管理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校址设在龙川县佗城镇亨渡村,是集义务教育、矫治教育为一体的全寄宿制公办专门教育学校。因工作需要,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龙川县启德学校驻校教官8名(编外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条件
(一)报考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男性,退伍军人或军、警校毕业者,年龄在35周岁以下(年龄计算以公告当日为限)身体健康,体型端正,口齿清楚,身高1.68米以上(含1.68米),左右裸眼视力不低于4.6,高中(中职)以上文化程度;
7.招聘公告要求的其他条件。
(二)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报名
1.受过刑事处罚的;
2.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3.被开除公职的;
4.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岗位职责要求
(一)政治思想觉悟高,团队意识强,无违法犯罪记录和不良嗜好;基本军事技能、体能和理论考核合格,有较强的组织训练和团队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
(二)工作责任心强,有敬业、奉献和合作精神,服从管理,有较强的执行力;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集体;具有较强的服从意识、安全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熟练掌握安全工作、反恐维稳工作、安全演练及保障工作、军体拳、卫生与救护救援工作、警棍术、捆绑技术、军事常识者优先;有经验者优先;在部队立功受奖、当过骨干或班长者优先。
(四)驻校军事教官24小时轮班制,月休假4天。主要承担军事训练、开展学校德育拓展训练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意识;负责管理学生日常学习及生活、培养学生学会集体生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矫正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校园安全、应急、环境卫生管理;协助教师维护课堂秩序;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学习培训,提高工作水平;完成学校安排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五)考核合格录用后统一组织岗前培训。
三、报名事项
(一)时间:2024年9月18日至9月20日,8:30-11:30,15:00-17:30。
(二)地点:龙川县教育局一楼办事大厅。
(三)方式:考生本人携带有关资料现场报名及资格审核。
(四)报名所需材料(材料使用A4纸打印或复印,按序排列)
1.《龙川县启德学校公开招聘驻校教官报名表》(详见附件,考生自行下载打印)(一式两份);
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验原件,收复印件);
3.退伍证原件及复印件(验原件,收复印件);
4.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验原件,收复印件);
5.近期大一寸免冠彩照2张;
6.无犯罪记录证明;
7.个人征信报告。
注:《报名登记表》正反双面打印,应聘人员无论是否被录用,所交报名资料一概不予退还。
四、福利待遇
(一)每月包干工资6600元(含基本工资及五险)。
(二)劳动合同每年签订一次,试用期为一个月。期满再聘时,原有教官经考核符合招聘条件的可优先录用,续签合同后不再设试用期。
五、考核内容
分军体测试和面试两项内容,军体测试、面试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
(一)军体测试
测试三项内容均由第三方组织实施,第(1)、(2)项测试成绩不计入总分,只作参考,但必须达到合格以上。
(1)单个军人队列动作项目:①立正、稍息、跨立;②停止间转法;③齐步行进与立定;④跑步行进与立定;⑤敬礼。
(2)队列指挥及“四会”教学项目:班队列指挥及教学法。
(3)体能测试项目:①1000米跑;②俯卧撑。
(二)面试
(1)面试入围对象:军体测试总成绩前24名(如第24名总成绩相同则一并入围)。
(2)面试方式: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进行,面试内容为综合素质和通用能力,面试题目由第三方命制,时间为8分钟。
(3)如面试成绩相同,则以面试主评委的评分高低确定名次;面试主评委评分仍然相同的,则由招聘单位另行组织面试,按上述名次确定办法确认名次。
六、体检与政审
根据招聘人数按总成绩从高到低确定等额人选进行体检,体检标准按照《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工作实施办法》执行(体检费由考生自理)。出现不合格或自动放弃的,将在本次报考者中按成绩排名依次递补。
政治考核按照新兵政治考核要求执行。
七、公示和聘用
(一)公示
经体检合格后确定拟聘人选,并将拟聘人员名单在龙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上公示5个工作日。咨询、投诉电话:0762-6883005。
(二)聘用
拟聘人选名单经公示无异议的,由聘用单位与被聘用人员按有关规定签订劳动合同。
新聘用人员,首次聘期为1年,试用期1个月。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或有其他不适宜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情形,予以解除聘用资格。
八、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一)资格审查、聘用考核和体检的时间、地点将会以信息或电话的方式另行通知,请报名人员务必保持手机畅通,以免耽误应聘。
(二)若在招聘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或未尽事宜,由县教育局研究解决或负责解释。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