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师招聘 > 深圳教师招聘 >
2024教综每日1练(1.29)
发布时间:2024-01-29

每日一练

图片

科目一(1-4)

1.魏晋时期,我国就有数学家发明了求圆面积近似值的“割圆术”,求出了圆周率(π)的近似值。这位数学家是( )。

A.刘徽

B.祖冲之

C.王孝通

D.杨辉

2.许多牛奶都采用巴氏消毒法进行灭菌,这种消毒法可以破坏牛乳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发明巴氏消毒法的科学家是( )。

A.巴甫洛夫

B.巴斯德

C.巴切连科夫

D.巴克拉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巴黎和会上签订了( )。

A.《凡尔赛和约》

B.《巴黎条约》

C.《九国公约》

D.《柏林条约》

4.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施行变法,称“商鞅变法”。变法的内容不包括( )。

A.推恩令

B.重农抑商

C.奖励军功

D.统一度量衡

科目二(5-10)

5.学校教育学生要拾金不昧,有的家长却要求孩子将捡到的钱留为己用。这种情况违背了( )。

A.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

D.因材施教的原则

6.班主任经常在学期末为学生写操行评语,这是( )。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说服教育法

D.情感陶冶法

7.在学习成败归因影响学习动机的诸因素中,激励作用最大的是( )。

A.运气好坏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

D.努力程度

8.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 )。

A.班级排名

B.老师表扬

C.家长奖励

D.学习兴趣

9.每次上完课,王老师总会布置预习作业,下次上课前还会随机抽查学生们的预习情况。王老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遵循了桑代克的( )。

A.练习律

B.失用律

C.准备律

D.效果律

10.简述长善救失原则的基本要求。(简答<小学科目二>)

 

参考答案及解析

图片

科目一(1-4)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数学家及其成就。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提出了割圆术,即用无穷小分割方法和极限思想证明圆面积公式并求圆周率近似值的方法。

祖冲之第一次将圆周率(π)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

王孝通撰写的《缉古算经》是中国现存解三次方程的最早著作。

杨辉在二阶等差级数求和、纵横图知识以及数学教育方面有突出贡献。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巴氏消毒法的发明者。巴氏消毒法是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的低温杀菌法,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条约。《凡尔赛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日、意等战胜国和德国等战败国在巴黎凡尔赛宫签订的和约。

4.【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推恩令”出现于汉朝。汉武帝时,主父偃提出实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

该措施进一步削弱了封国诸侯的势力。A项不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当选。

商鞅一共主持了两次变法。第一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颁布法律,制定连坐法;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燔诗书而明法令。第二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废井田,开阡陌;改革赋税制度;统一度量衡;普及县制;改革风俗等。B、C、D三项均属于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科目二(5-10)

5.【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德育原则的内容。

选项 A,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德育工作中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选项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通过集体教育个别学生;同时也要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发挥个别教育的辐射效应,将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选项 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

选项 D,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题干中学校和家长的要求不一致导致学生发展可能受到不良影响。违背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故本题选择 A。

6.【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品德评价法和实际锻炼法等。

选项 A,品德评价法指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选项 B,榜样示范法指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用来示范的榜样主要有家长和教师、同学、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历史伟人和文艺形象。

选项 C,说服教育法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

选项 D,情感陶冶法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

题干中,操行评定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思想品德所作的比较全面的评价,包括肯定的评价和否定的评价两个方面。符合品德评价法的概念,是品德评价的方式之一。故本题选择 A。

7.【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将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机遇)、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六个因素;并将其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一般来说,把学习成败归因于努力程度对学习动的激励作用最大。努力程度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归因。归因于努力时,学习者一旦成功,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自尊以及自信,进而强化他的努力;一旦失败,学习者为了下次获得成功,会加倍努力。故本题选 D。

8.【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在(内部)学习动机的概念。内在(内部)学习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即学习动机不需要外部的诱因来使行为指向目标,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如有的学生喜爱数学,他便在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刻苦钻研。学习兴趣属于内在学习动机。

A、B、C 三项,班级排名、老师表扬、家长奖励等属于外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故此题选 D。

9.【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桑代克的学习规律。桑代克根据自己的实验研究得出了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选项 A,练习律指的是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

选项 B,失用律属于本题干扰项。

选项 C,准备律指的是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

选项 D,效果律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

题干中描述王老师让学生预习就是为了让学生做好准备,故体现的是准备律,故本题答案为 C。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长善救失原则的贯彻要求。

贯彻长善救失德育原则要遵循以下要求。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深圳大唐明升教育集团|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深圳教育|深圳教师人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