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课代表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客观题、简答题干货,很多小伙伴在后台留言说想要材料分析题的内容。课代表这就安排了,科目二材料分析题分值大,但考察范围相对固定,把握住材料分析题至关重要!话不多说,上干货!
小学科目二材料题考察重点
一、导入、 提问、 小结的要求
(1) 针对性———年龄特点、 教学内容。
(2) 启发性———引导学生思考、 探索。
(3) 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4) 语言的艺术性———流畅、 简练, 富有感染力。
二、作业布置的要求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有代表性。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三、批改作业的要求
(1)作业批改要及时。
(2)作业批改要认真仔细。
(3)作业批改要规范。
(4)作业批改遵循激励性原则。
(5)作业批改的方式可多样化。
四、新课改的学生观
(1)学生是完整的生命个体,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2)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4)学生需要人文关怀。
上下滑动查看剩余知识点
五、新课改的教师观(行为转变)
(1)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
(4)对待其他教育者,强调合作。
六、新课改的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七、新课改的评价观
(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综合化———全面素质评价。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4)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
(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八、新课改的教育观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九、新课改的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内容
①尊师爱生。
②民主平等。
③教学相长。
④心理相容。
(2)师生关系的建立
①教师要树立新型的学生观。
②要善于和学生交往。
③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
④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十、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4)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十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①恰当而精心的组织教学过程。
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④建立和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
十二、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8)量力性原则。
记忆技巧:直起弓寻找一英里外的狐狸当粮食。
重点把握:
①启发性教学原则(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a教师应讲得“少而精”, 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
b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c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记忆技巧:思维少发出动静
中学材料题考察重点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
地位: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 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年龄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二、环境
(1) 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2) 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 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是积极主动的。
三、学校教育
(一)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 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 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
(3) 能有效地控制、 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二) 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1)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 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四、主观能动性
地位:影响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上下滑动查看剩余知识点
教学方法
(一)概念: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二)教学方法的类型: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①含义:通过口头语言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
②类型: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③优点: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知识。
④地位: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中小学运用最多的方法。
(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
①含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
②分类: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
③优点:激发学生思维。
(3)讨论法:
含义:学生围绕问题探讨,获取知识。
(4)读书指导法:
含义: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获得知识、发展智力。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
含义: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
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2)参观法:
含义:组织学生到一定的校外场所进行直接观察、访问而获得知识
或验证知识的方法。
区别:演示:校内;参观:校外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练习法:
含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定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2)实验法:
含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区别:实验法-学生做;演示法-老师做。
(3)实习法/实习作业法:
含义:教师指导组织学生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从事一定的实习实践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综合运用理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区别:
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实习作业法:用书本知识解决问题。
4、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1)欣赏教学法(非重点):
含义: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方法。
包括:自然的欣赏、人生的欣赏、艺术的欣赏。
(2)情境教学法:
①含义:教师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②形式:生活再现的情境、图画再现的情境、实物演示的情境、音乐渲染的情境。
区分:
演示法: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调动情绪。
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关键词:直接感知到的事物(实物直观,直观教具、PPT,例如直接看到的一些事物),模型(模象直观,例如讲生物的时候无法呈现真是的大脑,而是利用脑的模型呈现),形象语言描绘(言语直观,不是说讲出来就是言语直观,应该用生动语言描绘)。
基本要求:直观教具,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和讲解结合。运用语言直观(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
记忆口诀:宣讲语。
观点:夸美纽斯(事物本身,图像)。乌申斯基(儿童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进行思维)。
二、启发性原则
关键词:学生主体、学习主动性、能力。
基本要求:主动性、独立思考、学生动手、民主。
记忆口诀:小主动手争取独立民主
观点: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苏格拉底(助产术);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叫人”发现”真理);《学记》(君子之教,喻也)。
三、巩固性原则
基本要求:理解,复习,扩充,运用。
记忆口诀:解析课(扩)。
观点: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四、循序渐进原则
基本要求:系统性、重点和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
记忆口诀:系重油(易考单选、判断)。
观点:《学记》(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盈科而后进;杂施而不孙。
五、因材施教原则
基本要求:有区别的教学,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定义: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
基本要求:教学联系实际;运用知识;处理关系;乡土教材(所在的那个地方周围的一些实际的教材)。
记忆口诀:石室(实视)棺材。
七、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
定义: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难度,努力。例如大学的课程不能在小学教授。
八、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定义:教知识的过程当中穿插一些德育
德育方法
(一)说服教育法——德育的基本方法
含义: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说服类型:(了解)
(1)语言说服:如讲解、谈话、报告、讨论、辩论等;
(2)事实说服:如参观、访问。
贯彻要求:
(1)明确目的;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记忆口诀:木有诚意
(二)榜样示范法
含义:教育者在学生面前呈现一定的道德示例,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一种方法。
榜样类型:
(1)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典范;
(2)家长和教师的示范;
(3)同龄人中的好样板。
榜样示范法的贯彻要求:
(1)选好学习的榜样;
(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三)指导实践法(实际锻炼法)
含义: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行为习惯及良好品德的方法。
贯彻要求:
(1)运用实践锻炼的两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锻炼。(常规训练,参加实践活动锻炼)
(2)与提高青少年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相结合。
(3)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进行持之以恒的锻炼。
(4)要不断督促检查,使之坚持。
(5)调动学生实践锻炼的主动性
(四)情感陶冶法
含义: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陶冶类型: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贯彻要求:
(1)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
(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创设;
(3)与启发说服相互结合。
记忆口诀:说服学生创设情景
(五)品德评价法/奖惩法
含义: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促使其不断进步的方法。
贯彻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正确的态度
(2)要公正合理,实事求是,坚持标准
(3)发扬民主,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4)把奖惩和教育结合起来,坚持育人为目的,不为了奖惩而奖惩。
(六)品德修养法/个人修养法
含义: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的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
关键词:立志、自我学习、反思、座右铭、箴言、慎独
德育的途径
(1)教学——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活动;
(4)少先队活动与集会活动;
(5)班主任工作——重要而特殊的途径。
口诀:班主任教少先队课外实践
现在距离教资笔试开考仅剩一周,是冲刺的关键期。小伙伴们可以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有重点地进行复习,梳理一下重点和知识框架。可以一边背诵一边做题找感觉!
随着《教师法》拟修订
想领取免费资料/获取一手报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