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 | 初中化学《水的净化》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3-04-25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水的净化》第1课时,下面我将本着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的原则,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说明。
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课选自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水是在学生学习了空气、氧气等常见物质性质后,又需要了解掌握的常见的化学物质,本课题以水为载体,探讨常用净化水的方法与技能,重点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操作即过滤。教材处理方法是将课标要求的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的联系,突出过滤这个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同时,过滤又为十一单元粗盐的提纯打下基础,因此本节内容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掌握他们的情况有利于课堂的教学。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具有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但对于实验的规范操作以及实验现象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沉淀、过滤和蒸馏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体会和学习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这也为以后系统学习混合物的分离提供了知识准备,为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方法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本课的学习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说出沉淀,过滤,吸附等常用的净化方法;掌握过滤的实验操作。
2.通过练习过滤的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
沉淀,过滤,吸附等常用的净水方法;过滤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
确定这样的重难点,是我在对教材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充分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重点,教学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在教法方面,我将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通过创设情境,让同学们感受新知,巩固新知,在学法方面,我将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展开自主学习。
接下来我来重点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
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创设情境法:上课伊始,首先我将引入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让大家思考如何帮助鲁滨逊把黄泥水转变为可饮用的水,从而引出本课主题。这样设计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化学、发现化学,培养学科兴趣。
导入之后就是新课讲授环节,这一环节我会以四个水净化的方法展开。
首先是吸附沉降。我将采用提问和演示的方法展开,首先通过“如何除去像泥沙这种不溶性的杂质呢?”、“用静置的方法可以除去所有的不溶性杂质吗?”这样的问题串引起学生思考,随后展示明矾净水的过程,使学生通过直观演示更好的掌握明矾的作用。
之后是过滤。过滤是初中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操作,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有过滤的作用以及过滤操作。我会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让学生意识到过滤的主要目的是去除不溶性杂质,接着演示完整的过滤操作,包括滤纸的折法、装置的组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随后请学生总结演示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经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一贴二低三靠”的重要性,我会组织学生以化学小组的形式对黄泥水进行过滤操作,实验同时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实验结束后,小组之间相互展示实验成果。滤液不澄清的小组注意总结原因。从而完成对于过滤操作的讲解。
接下来是活性炭吸附。我会让学生观察滤液和纯净水,看看有什么区别。学生对比之后可以得出滤液有颜色并且有一些气味的结论,进而在PPT上展示关于活性炭吸附异味和色素的资料,请同桌之间相互探讨活性炭净水的主要原理。
最后是灭菌消毒。我会通过PPT演示让学生观看显微镜下看到的滤液成分。让学生得出过滤后的水需要进行杀菌消毒的结论,进而继续介绍生活中自来水常用氯气来进行杀菌消毒。
经过以上过程便完成了对于水的净化方法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沉淀,过滤,吸附等除去不溶性杂质以及微生物的方法。之所以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过滤操作,是为了让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对实验操作步骤、实验装置、操作方法等有总体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新课讲授后就是巩固提升环节,我会让学总结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即取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配水,从而达到巩固本课所学的目的。
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由学生总结课堂内容。最后布置作业:课后查阅资料看看日常生活中煮水壶的底部的水垢是什么成分,生水和煮沸之后的水有什么区别?下节课交流讨论。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板书内容主要包含本节课重难点即水的各种净化方法。清晰明了,重难点突出,便于学生抓住本节课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