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考试每日一练
发布时间:2023-04-21
1.班主任陈老师根据数学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类,并为三位学生分别建立综合成长档案,陈老师的做法( )。
D.恰当,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B。陈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2.数学课上,林老师让全班同学都用老师喜欢的一种方式解题,林老师的做法( )。
【答案】A。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
题干中,林老师让全班同学按照自己的方式解题,违背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答案为A。
3.小王是一名小学生,则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对小王的自我效能感没有影响的是( )。
C.小王在面对一个十分难的任务时没有其他人的帮助而失败
【答案】C。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有:个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情绪状态(情绪唤醒)和言语信息四个因素,其中个人的成败经验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题干中A属于个人的成败经验,B、D属于替代性经验,C属于任务难度,故答案C正确。
【答案】A。C选项是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感觉记忆也叫瞬时记忆。其编码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编码方式主要有图像记忆(形象特征、视觉器官的编码)和声像记忆(听觉器官的编码),把握题干中关键词为感觉记忆,排除B、C、D选项。
【答案】D。题目描述的情况是回忆。回忆是指人们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6.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同时还能较好地照顾全班同学的活动,谁开小差了,谁在向邻坐的同学递纸条,他们都能一清二楚,这是注意的( )。
【答案】C。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品质相应知识点。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分配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
题干中老师边讲课边观察同学情况,在同一时间将注意力分配于讲课以及观察同学情况两种活动,是典型的注意的分配。故答案选择C。
【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整体性指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知觉的整体性主要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与经验。当知觉对象提供的信息不足时,知觉者总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补充当前的知觉。
“一叶知秋”知觉对象仅有一片树叶,知觉对象提供的信息不足,于是知觉者凭借主观判断,根据经验推断秋天的到来,符合知觉的整体性。因此,D选项正确。
8.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指的是知觉的( )。
【答案】C。本题考查的是知觉的基本特性。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题干提到每个人对作品的解读、赏析和看法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这是因为读者的已有经验不同,对于哈姆雷特的认知也就不同。因此,C选项正确。
9.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 )。
【答案】A。本题考查的是知觉的特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叫作知觉的恒常性。
不论清晨还是傍晚,都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说明国旗的颜色在照明条件发生改变时,我们对它的颜色的知觉并不会因照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这是知觉恒常性的表现。因此,A选项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