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5 热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现代化战略部署,深化我市教育领域改革创新,4月23日,市教育局在江海区高新第一小学召开2025年江门市教育创新推进会。会议梳理总结我市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情况,展示我市教育创新工作成果,全市各县(区、市)教育系统负责人、校(园)长、教师600余人齐聚一堂,交流经验、凝聚共识,以创新为笔,奋力书写江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副市长周佩珊莅临指导。
本次会议设置了教育创新成果展示、经验分享、专家讲座、分组研讨等环节,参会人员围绕“聚焦基础教育创新,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主题,聚焦科学教育与创新、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学前教育创新实践等四个专题展开探讨与交流,为教育强市建设点燃创新引擎,注入新动能。
成果互鉴 激发创新动力
3D打印生恭鲤鱼、AIGC遇上掐丝珐琅……江海区高新第一小学将AI、3D打印等技术融入非遗项目,有效加速学科与科技的“和融共生”创新发展;蓬江区里仁小学展出学生自制蚕丝扇、造纸术灯笼等项目成果,该校以“劳动+科技”为切入点,形成跨学科主题学习“里仁样板”;恩平市那吉镇中心小学“小小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茶坑石雕刻技艺,融入现代元素让传统非遗在校园绽放新光彩;台山市新宁中学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介绍了该校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慧乐教学”的深度融合实践;江门市培英实验幼儿园“侨武馆”的小萌娃们齐上阵,展示咏春、蔡李佛拳招式,侨乡武术文化在童趣盎然的探索中焕发新机……各校教育创新成果亮点纷呈,百花齐放。
会议正式开始前,参会人员共同观摩教育创新成果展示,全市各县(市、区)教育局,以及13所代表学校展示了各地各校的教育创新特色。通过经验分享和成果互鉴,促进教育理念更新与实践经验交流,进一步激发创新潜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周佩珊对各校创新教育教学的经验做法、教育成果及创新思路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各校坚持以创新思维引领教育改革,以创新实践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教育强市建设注入新动能。
作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广东省科学教育示范校,江海区天鹅湾小学在成果展示中,展出了一批学生科创作品,分享了该校通过多维资源整合,拓展科学教育场域,组建家校社科学教育生态圈,打造“科学+”教育生态的实践经验和成效。“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科创+’融合,引入无人机编程等工具,开发‘科学+技术+工程’进阶课程,覆盖1-6年级螺旋式培养。开发线上科学打卡平台,鼓励学生记录家庭科学探索日常,全面提升科学素养,推动学校科学教育创新发展。”天鹅湾小学校长胡洁兰说。
“本次推进会在高新一小举办,既是对我校教育创新成果的肯定,更赋予了我们示范引领的责任,我们高新一小以学科为基,文化为魂,素养为本,打造传承、创新,共生,AI赋能下的非遗教育新生态。”高新一小校长马苏雁表示,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学校将从三方面深化创新:一是构建“Al+教育”新生态;二是依托高新智造区域资源,打造教联体模式;三是继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推动学校教育从“标准化”向“创新性”跃升为培养未来型人才提供高新方案。
明确方向 凝聚发展共识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会议总结了我市教育创新工作实践与成效,分析新形势,锚定重点任务,凝聚创新发展共识,为下一步推进教育创新奠定思想基础。
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梁凤琼强调,未来教育的发展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必须要把握时代脉搏,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以创新实践赋能教育提质,多维度、全方位打造教育创新“江门样本”。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多措并举推动教育创新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坚持创新“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积极开展项目化学习、探究自主学习等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究和体验学习的乐趣,提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印发《江门市推动义务教育项目式学习实施行动方案》,遴选第一批江门市义务教育项目式学习标杆校56所,实验校294所。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学科教学,探索与信息科技、科学、劳动、体育等课程协同实施路径,试点开展“人工智能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成功承办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总结暨成果示范辐射应用现场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市教师如何将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贯穿助学、助研、助教全过程,全省通过线上参与的教师达260万人次。
面对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当前教育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会议要求,全市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市委“1+6+3”工作安排以及市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创新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聚焦基础教育创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致力于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升级,着力于教育与时代需求紧密契合,利用好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教育创新的抓手,探索“师-生-机”共生、共学、共研、共创的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切实提高各地各校育人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会议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教发中心、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省高师培训中心胡小勇带来主题报告《数智化赋能教师发展与教学创新》,为参会人员打开了数智化时代教师发展的新思路。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平台负责人梁磊聚焦数字教材的创新应用,作《粤教翔云数字教材Al能力赋能师生教与学》的主题报告,对数字教材在提升教学效率、优化学习体验方面的运用做专业解读。
会上,还为江门市中小学首批科学副校长、江门市少科院新一轮小研究员颁发了聘书。据了解,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我市积极推动中小学校“科学副校长”全覆盖工作,制定《江门市中小学科学副校长选聘及管理工作方案》,聘请高校教授、科研院所专家、企业工程师等高层次人才为我市中小学校科学副校长,指导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科学教育质量,强化科学教育特色,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专题研讨 探索创新路径
当天下午,会议组织分组研讨,聚焦科学教育与创新、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学前教育创新实践等四个专题展开研讨,邀请了省市教育专家作专题讲座和沙龙分享,共同为推进教育创新贡献智慧火花。
第一分会场以“科学教育与创新”为主题,共同探讨科学教育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经验。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原科学教研员马学军教授在专题讲座《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意义与推进路径》中,为与会教师深入解读了科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及实施策略,强调通过“加法”思维,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与创新潜能。沙龙环节,马学军教授就教育智能化背景下小学科学教育的定力及关键点,以及粤教版小学科学教材改版后的教学建议,与参会者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场气氛活跃,思维碰撞火花四溅。与会老师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对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进一步提升科学教育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主题为“人工智能和智慧教育”第二分会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产学研中心主任、副教授余红作了题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的主题报告。余教授结合典型案例从技术逻辑到教育场景的深度剖析,为教师们打开了AI+教育的全景视野。在沙龙环节,专家们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公平”,开展了“当AI打破地域壁垒时,我们如何避免‘数字鸿沟’加剧教育失衡?又如何让技术真正成为普惠教育的‘均衡器’”?的智慧碰撞,为教师们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技术学“学科带头人李克东,在第三分会场带来《跨学科学习课程设计与评价》主题报告。李教授指出,跨学科学习能够突破单一学科的思维束缚,通过融合视角促进师生对复杂问题的深入理解,成为培育创新人才的关键途径,为实际学习活动开辟了崭新的视野。“跨学科项目学习面临什么实践困境,如何应对?”沙龙环节,专家们讨论了如何通过整合多学科知识、设计差异化任务和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来提升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在育人方式探讨中,专家们倡导以“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并主张基于AI技术进行个性化学习路径的创新。
“聚焦侨都课程,筑牢文化自信”学前教育创新实践第四分会场,通过理论引领、案例分享与专题研讨,为构建具有侨乡特色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提供了新思路,展现了江门市在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学前教育系主任蔡黎曼教授作题为《AI时代幼儿园园本课程建构新向度》的主题报告。蔡教授立足AI时代教育变革背景,系统阐释了新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发展趋势,为学前教育课程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引与实践方向。
从“新”出发
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
本次会议搭建了推动教育创新的交流平台,展示了江门教育在推进教育创新方面的积极成果,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创新发展活力。会后,参会的学校代表纷纷表示,要以此次推进会为契机,将创新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以实干精神加快推动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共同书写江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从“新”出发,向“新”而行。未来,江门教育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数字素养提升工程,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发展,培育智能教育先行者;聚焦跨学科融合,推进项目式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综合核心素养。多维并举,守正创新,以创新要素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创新厚植科技创新之基,为江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教育力量。
【云浮教师招聘】2025广东云浮市新兴县招聘教育人才11人公告(广西师范大学专场)...
【珠海教育新闻】2025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暨全市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召开...
【中山教育新闻】积极探索全民阅读推广新路径 南国书香节溢出中山味道...
【珠海教育新闻】珠海首家!鸿鹤中学获授“全国航天科技教育基地校”称号...